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中心点,以2.5公里为半径画圆,近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围绕科技相关的企业总量近4万家,并正在以月均300家的速度增长。
全国企业信用查询系统查询截图
这是全国企业信用查询系统的最新查询结果,其中成立5年内的企业占比约6成,既涉及人工智能、光电子信息、软件开发、智慧医疗、动漫制作等多个新兴领域,也包含金融、租赁、商业等科创配套服务领域。
珞喻路1037号,在光谷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过程中,一直是重要的科技创业发源地。2天前,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在2025九峰山论坛上致辞时说,“光谷与华科大,始终是创新路上的同行者,取得的成绩彰显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磅礴力量。”仅在化合物半导体领域,双方共建的集成电路学院毕业生已近千人,联合孵化了多家高成长性产业链企业。
关山大道直接与华科大相连,是光谷第一条主干道、首条产值过千亿的城市道路,也是光谷产城融合程度最高的区域。除华中科技大学这张最闪亮的科创名片外,还集聚了光谷软件园、武汉保利广场、光谷总部国际等写字楼集群,武汉K11 Select、光谷天地、武汉东站、地铁11号线等配套设施,以及长飞光纤等行业领军企业。
全球首个通用人工智能体Manus创始人肖弘是华科大毕业生,公司蝴蝶效应就设在泛悦城写字楼,与华科大南门直线距离600米。他说:“我和团队的创业半径始终没有离开过华科大以及毗邻的关山大道。”
此外,宇微光学、慧观生物、两点十分动漫等一批行业知名的科技公司均有华科大背景,“教授+校友+学生”的协同创业是主要方式。
“目前在孵企业中,三成是华科大校友。”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这家创业中心与华科大直线距离1.9公里,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是我国第一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累计孵化企业超过2100家。
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内的企业沙龙活动
42年前,环东湖一圈,高校、科研机构及大批工厂企业,共同点燃了武汉科技创业的薪火,光谷雏形诞生。27年前,以黄德修为代表的华科大众多学者,贡献出“建设中国光谷”的伟大畅想,随后掀起了10万华科大校友建设光谷的蔚然之风。
目前,华科大校友的脚步正逐步东移,以帝尔激光、芯力科、国创科、华威科、微派网络为代表的华科大科技企业正扎根东湖科学城,掀起新一轮创新创业高潮。
(来源:中国光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