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破局”家电芯片

日期:2024-06-12 阅读:683
核心提示:“在家电芯片领域从‘跟随’到‘引领’——现在,时机到了。”

 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破局”家电芯片

科研前沿和龙头企业专家在青探讨行业挑战凝聚发展共识

“在家电芯片领域从‘跟随’到‘引领’——现在,时机到了。”

这是6月4日在青岛举行的国创中心2024生态大会上,来自产业链各环节、各领域专家的共识。

在智能家电的高端演进之路上,芯片是关键一环。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家电产品在全球市占率超过50%,但家电芯片本土化率却不足20%——家电芯片自主创新的空间巨大。

作为家电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在生态大会的圆桌论坛环节,邀请了来自科研前沿和龙头企业的嘉宾齐聚一堂,围绕“从替代走向引领:智能家电芯片的特色、发展与破局”主题,共同探讨智能家电芯片面临的行业挑战,探索未来趋势及战略路径,挖掘提升效能与质量的新途径,为智能家电芯片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思维与新动力。

场景是切口

在芯片行业加速洗牌的当下,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下游的重要应用领域,家电行业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及应用芯片需求,从理论上讲,是上游创新的天然孵化器。

然而现实却是,当中国品牌的冰箱、洗衣机、空调,乃至扫地机、投影仪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时,各大电器品牌厂商却普遍存在“芯片忧虑”——大部分国产芯片还没有走出“跟随”的研发模式,产品“不好用”的情况依然存在。

“芯片产品的设计周期长、投入大,一般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副总经理阚玉伦表示,“以往会存在两年以后,产品投入市场却没有客户买单的情况,行业就只能打起‘价格战’,这并不是一个良性发展的模式。”

“中国的大部分芯片设计企业并不了解真正的应用场景,所以在早期只能跟随国外大厂来做设计。”国创中心首席科学家邓禹说。在家电行业,这样的问题显而易见。在家电智能化加速演进的当下,产业需求与上游环节的割裂,让芯片设计企业对下游功能的需求缺乏认知,进一步拉长了芯片设计企业实现创新的进程。

专家们普遍认为,从“跟随”到“引领”的关键,是让芯片设计企业与家电整机厂商有机会在创新上“同频共振”,以场景为切口,找到自主创新的方向。

“在产品经验上,芯片设计公司对应用场景的理解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建立渠道更多地倾听客户的声音,了解家电行业全球领军品牌对智能家居的定义。”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光胜表示。

打通产业链

单靠芯片企业自己努力,这可能会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赛跑,行业需要一个具备链接功能的“加速器”。“芯片产业需要一个从设计端到应用端的桥梁,把应用端的需求能够真实地反馈到芯片设计企业。”邓禹说。

这个桥梁需要起到的不仅是传导需求的作用,还要具备为产业链环节配置创新要素的能力。“现在的芯片不是单纯的硬件,而是都配置了软件的算法。这不是一家公司能够搞定的,而是需要产业链的相互配套,需要完善的工具链。”在阚玉伦看来,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进阶,家电要向主动服务的方向发展,家电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家电芯片的创新空间巨大。

让行业感到欣喜的是,来自青岛的产业力量,正推动行业发生变化。

从青岛深厚的家电产业底蕴中成长起来的国创中心,是行业唯一的家电制造业创新中心。其成立的初衷,就是聚焦家电行业的底层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单一企业无法突破的问题。家电芯片,是国创中心重点布局突破的关键方向之一。

在国创中心总经理王晔看来,场景是芯片设计的源头。国创中心发挥其深耕家电产业的优势,将下游整机厂商的智能家电场景需求精准传导给上游的芯片设计企业,让场景牵引芯片设计的源头创新,同时布局核心算法库建设,整合和自建工具链,构建了行业唯一一个从芯片到算法、到方案、到整机的全链条的验证平台,全产业链协作,加速家电国产芯片的创新。目前已服务行业超150家企业。

“青岛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在当前把家电的芯片从‘跟随’做到形成长期竞争力,我觉得是一个恰好的时机。”清华大学电子系学位委员会主任杨华中表示。

阚玉伦也认为:“青岛是全球家电重镇,国创中心能够在这样的产业环境中来倡导一个完备生态,让我们对产业的未来很有信心。”

生态协同加速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全产业链都渴望建立一种协同创新的生态,共同为家电芯片的可靠性和易用性赋能、助力。

“很多百年老店能够真正胜出,不是因为卖点噱头,质量可靠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北京华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EDA厂商,在其总经理杨晓东看来,“家电向高端智能化发展对芯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芯片设计过程中,引进了可进行可靠性分析、老化分析、故障仿真的EDA软件,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帮到芯片设计厂商,在设计早期能够有效提升质量。”

国创中心也从芯片检测这一事关芯片可靠性的关键环节破题,从标准和检测能力建设、核心算法研发、整合和自建工具链以及精准定义场景牵引下的高端芯片等多维度入手,孵化了家电行业唯一的独立第三方芯片检测实验室——国创臻测实验室,与芯片企业共同提升国产芯片品质。会上,国创中心芯片事业部总经理赵峰发布了国创中心芯片检测榜单,涵盖微控制器、电源、功率器件、存储等领域,为家电产业下游提供可信芯片选型参考依据。

生态的价值,在更多企业的协同中加速释放。

“以往芯片行业是一个垂直的工艺体系,现在,已经逐渐发展成网状的工艺体系。”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市场发展部部长李德红表示,“我们提出了‘首末协同’,推动制造、设计、方案、整机终端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加强互动,‘手牵手’把大的生态体系建立起来。一方面将车规芯片领域的经验复制,快速实现成熟芯片在家电终端上的应用,另一方面通过重点项目的合力攻关,以场景为牵引,让芯片从设计到制造整个环节都围绕终端需求来开展,避免走弯路。”

在生态大会上,国创中心与多家芯片上下游生态链企业签约,将通过深化合作与协同创新,加速形成中国家电芯片的引领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

打赏
联系客服 投诉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