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北京(国际)第三代半导体创新发展论坛召开,以科技创新助推顺义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4-06-01 阅读:675
核心提示: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北京(国际)第三代半导体创新发展论坛召开

 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北京(国际)第三代半导体创新发展论坛召开

以科技创新助推顺义高质量发展

全景照

论坛现场

6月1日,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北京(国际)第三代半导体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中德国际会议会展中心举办。论坛以“同芯聚力 创芯生态”为主题,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北京)共同承办,得到了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ISA)、亚欧第三代半导体科技创新合作中心、中关村国际会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现场照

论坛现场

出席活动的院士、政府领导、行业专家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教授黄小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罗毅,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李辉,顺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徐晓俊,科技部前沿技术司业务二处吴蕴雯,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吴玲,中关村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荣誉主席李晋闽,第三代半导体联盟副理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前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邱宇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小龙,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张清纯,九峰山实验室领域首席科学家闫春辉,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牛萍娟,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温旭辉,北京智慧能源研究院功率半导体所副总师杨霏,中关村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阮军,安世半导体碳化硅产品组负责人 Katrin Feurle,芯联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严飞,北京顺义科技创新集团总经理何磊,泰科天润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彤,上海瞻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峻等,会议吸引了来自各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界的参会代表约150位代表齐聚现场,共同探讨促进产业发展的新成果和新思路。论坛由北京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富华主持,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李辉出席论坛并致辞。

201A0665.JPG~tplv-9lv23dm2t1-image

龚维幂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李辉

李辉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

杨富华

主持人:杨富华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共话产业发展新机遇

北京(国际)第三代半导体创新发展论坛搭建了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统筹优势力量,深化协同创新,共建全球产业链生态圈。论坛上,北京市顺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徐晓俊做了顺义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情况推介,介绍了顺义区深耕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发展基础、产业生态、政策环境和配套服务,正加快打造第三代半导体创新发展高地,不断增强产业引领作用和创新活力。

徐晓俊

徐晓俊 北京市顺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做顺义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情况推介

签约1

签约仪式

论坛开幕式上,顺义区落地签约4个产业项目,总投资额近10亿元。一批新项目的签约,将推动顺义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凸显,有力支撑顺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663A0492.JPG~tplv-9lv23dm2t1-image

论坛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罗毅,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小龙,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张清纯,九峰山实验室领域首席科学家闫春辉,安世半导体碳化硅产品组负责人Katrin Feurle,芯联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严飞分别做了精彩的报告分享,深度分析了国内外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及产业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

罗毅院士

罗毅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分享《高速光电子器件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报告

陈小龙

陈小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分享《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的晶体生长研究和产业化》报告

张清纯1

张清纯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分享《国内外碳化硅器件技术及产业化进展》报告

闫春辉

闫春辉 九峰山实验室领域首席科学家

分享《多波长GaN LED芯片技术及其在半导体全光谱照明和显示领域的应用》报告

Katrin Feurle

Katrin Feurle  安世半导体碳化硅产品组负责人

分享《安世碳化硅半导体,赋能电动化和能效优化的未来》报告

严飞

严飞 芯联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分享《SiC 大规模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索》报告

共享政策新动能

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顺义区抢抓发展机遇,全力打造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科技创新各项政策措施不断为顺义经济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顺义区将科技创新摆在全局核心地位,优化重组科创中心建设与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工作组和工作专班,连续3年印发实施顺义区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年度工作方案,统筹开展规划制定和政策研究,组织特色主题活动,设立产业基金,建立产业联盟,打造特色园区。第三代半导体领域,陆续出台了《顺义区进一步促进第三代等先进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中关村顺义园第三代半导体等前沿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对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流片验证等给予单项最高3000万元支持,集聚了国联万众、泰科天润、瑞能半导体、特思迪等重点企业20余家,初步形成了从装备到材料、芯片、模组、封装检测及下游应用的产业链布局。

与此同时,顺义区着力提升创业孵化能级,不断完善标杆孵化器示范引领、市级孵化器骨干支撑、区级孵化器功能齐全的梯度孵化体系,培育了国家级孵化器1家、市级孵化器5家、市级标杆孵化器3家、区级孵化器10家,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663A9766.JPG~tplv-9lv23dm2t1-image

共谱科技创新新华章

聚焦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顺义区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持续做好政策宣讲和纾困解难,完善科技企业逐级培育、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促进企业做精、做大、做强。

为了加快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相关企业集聚,提升产业承载力,顺义区聚焦土地空间储备及产业配套的高质量提升,规划了3000余亩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基地,为企业量身建设2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其中一期7.4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二期6.4万平方米正在快速建设。持续完善生产配套,工业污水日处理能力将扩容至1.5万吨,并加快推进大宗气站、危化品库、危废中转站、高纯净再生水厂等设施建设。

围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市区两级科技政策,今年以来,顺义区组织开展进属地、进园区、进孵化器等政策宣讲9场,覆盖27家属地、300余家企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全区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83家,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增至19家,新增空客等3家北京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掘潜在独角兽企业,由过去的“被动等榜单”转变为主动遴选服务,全区10家企业入选北京市“潜在硬科技独角兽企业名单”,毫末智行等3家企业上榜胡润研究院《2024全球独角兽榜》。

优化创新生态,顺义区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区级政策支持方式调整为“即批即兑”“刚性兑付”模式,每批次申报企业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后,即可按照项目征集通知要求申报政策支持,第一时间安排资金兑现。同时,顺义区建立针对产业需求的人才快速引进机制,优化引才聚才认定标准,加强住房等生活保障。发挥金融赋能作用,积极推动企业挂牌上市,目前全区累计各类上市挂牌企业133家。值得关注的是,2024中关村论坛期间,总金额2.5亿元的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顺义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创新联合基金也正式发布,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第三代半导体是全球半导体技术研究和新的产业竞争焦点,具有战略性和市场性双重特征,是推动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高速列车、智能电网、新型显示、通信传感等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有望成为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的突破口。未来,顺义区将进一步结合突出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禀赋和一流的营商环境,坚持融入全球制造业产业发展格局,积极构建开放的现代化制造业产业体系,进一步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让科技创新之花竞相绽放,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打赏
联系客服 投诉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