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杰电气:射频电源业务的拓展是公司未来两年业绩增长的重要方向之一

日期:2024-05-31 阅读:291
核心提示:英杰电气(300820)5月30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4年5月29日接受8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

杰电气300820)5月30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4年5月29日接受8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请对公司2024年光伏行业的销售收入做一个预判

答:公司2023年光伏行业的销售收入约为9.7亿元,约占2023年全年销售收入的55%。公司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的发出商品金额超过20亿元,其中光伏行业超过15亿元,为2024年光伏行业销售收入的确认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目前这些合同处于正常的确认过程中。

问:当前光伏行业处于下行趋势,对公司销售收入的确认是否有影响

答:从公司目前情况看,对新增订单有一定影响,对于已经执行的合同影响较小。

问:请问公司光伏行业订单的同比情况如何

答:目前光伏行业订单确实存在一定的压力,有两方面原因:第一,2023年上半年光伏行业订单比较多,而下半年要少一些,所以2024年同比2023年前四个月的情况是有所下降的。第二,从细分行业来看,主要是单晶行业的订单压力较大,多晶行业因为有海外项目的订单,同比去年还是增长的,光伏电池片行业因为2023年第四季度才开始起量,目前订单比较平稳,预计2024年全年应该是增长的。 2024年还剩余7个月的时间,还需要关注后面几个月的签单情况。同时,如果光伏行业订单下降,公司半导体及电子材料、充电桩行业的订单是可以形成较好的弥补,并且这些行业的销售收入确认周期相对较短,2025年上半年的订单都可以对当年的营收做出贡献。

问:请问公司射频电源的进展情况如何

答:从2024年前几个月的情况看,射频电源的订单数量和客户情况都是比较稳定的,目前量产的只是少数型号。公司正在积极推进研发工作,也做好了进一步扩大射频电源产能的准备,争取下半年和明年能有更多型号的射频电源实现量产。

问:请问公司碳化硅炉电源的订单如何

答:这个行业目前处于技术更新迭代,设备都在往更大尺寸上转型,公司也在配合客户匹配相应的电源。从2024年前几个月情况看,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期待下半年的情况。

问:请问公司其他行业的订单情况如何

答:公司其他电源业务领域,涉及细分行业较多,从目前情况看,冶金和玻纤行业同比去年同期增长较多,其他电源业务订单同比去年同期是增长的。

问:请问公司如何看待目前光伏行业下行周期所带来的影响

答:公司对于光伏行业的未来发展仍然是充满信心的,目前的下行周期是整个行业上涨趋势中的一部分,也是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近日,通威股份600438)的刘汉元董事长对光伏行业做了预测,乐观估计在2024年四季度就能回暖,如果再晚一点的话,会在明年的四季度回暖,和公司的预判接近。面对当前的光伏行业下行周期,公司努力做好其他行业订单弥补的准备,待光伏行业回暖时,公司光伏行业的订单仍然会继续增长。另一方面,虽然公司光伏行业的业务占比较高,但因为公司的电源产品类型比较多,不同行业电源产品的确认周期也不一样,之前签订的确认周期较长的订单目前正好处于确认阶段,确认周期较短的订单(比如半导体及电子材料行业)目前保持持续增长并也开始确认销售收入,很大程度上缓冲了光伏行业下行周期对于公司业绩所带来的影响,从公司已经披露的2024年1季度财务报告看,公司业绩确实仍保持较好的增长。

问:请问公司海外光伏订单的延续性如何

答:海外光伏订单在2024年1月就开了一个好头,从当前情况看,硅材料的产能90%都在中国,设备电源供应也都在中国,国内的技术也是领先的,价格上也是具有性价比优势的,如果海外要扩大硅料产能,大概率还是要用中国的电源产品。公司在这个行业的市占率较高,签订的海外订单也已经开始执行,对于海外国家了解英杰产品、信任英杰品牌是有很大帮助的。同时,海外客户自身在本地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基于这些因素,公司会积极做好努力,争取获得更多的海外订单。

问:能否对公司射频电源未来增长体量做一个指引

答:公司当前首先考虑的是不断在射频电源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更多型号的量产,全面解决客户的国产供应问题。只要技术突破了,与客户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就会因此加强,另一方面就是要匹配相应的产能,公司具备扩大产能所需要的场地、人员条件以及全套生产、品质的管理能力,未来射频电源产能可以伴随客户需求同步提升。未来国内射频电源的市场规模,会伴随着国产化替代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扩大,射频电源业务的拓展是公司未来两年业绩增长的重要方向之一。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研发投入的情况

答: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公司技术中心为四川省级技术中心,公司属于典型的轻资产科技类型企业,最近几年的研发费用也是连续增长的,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已经近亿元,公司在研发项目硬件投入上的需求相对较小,主要是研发人员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公司目前在德阳、成都、深圳设有五个研发中心,每年都会通过校招和社招扩充公司的研发队伍,专业研发人员数量正在快速增长,目前公司研发人员已经接近500人,未来还会继续增长,这将有利于公司在更好的电源应用领域投入研发力量,取得更多的技术突破,实现更多的行业应用; 

打赏
联系客服 投诉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