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可以调节人体生物节律,治疗季节性抑郁症、睡眠障碍和时差,蓝光刺激人眼中一种特殊的神经节细胞,调节人体内的褪黑激素和肾上腺素,从而调节人的清醒或嗜睡状态。蓝光导致ipRGCs向位于下丘脑前部视交叉上核(SCN)的中央起搏器发送电信号,并导致突触后SCN神经元的膜去极化。这一过程导致核心时钟基因周期昼夜节律蛋白(PER)的表达,从而重置SCN细胞振荡器。因此,蓝光可以用于治疗与昼夜节律信号中断相关的疾病,例如,缺血和再灌注引起的器官损伤和癌症。
近日,第九届国际第三代半导体论坛(IFWS)&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SSLCHINA)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期间“光品质与光健康医疗技术“分会上,苏州大学教授董建飞带来了“超越昼夜节律调节:蓝光治疗感染和癌症综述”的主题报告,报告分享了昼夜节律调节蓝光、蓝光治疗感染、蓝光治疗癌症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涉及微生物入侵导致感染、抗微生物蓝光疗法(ABL)、ABL机制、抗菌/真菌治疗的研究、ABL引起氧化细胞毒性、示例性抗菌/真菌治疗、蓝光的抗病毒作用、抗病毒蓝光疗法的机制、蓝光对癌症细胞的抑制作用、蓝光对癌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等。
报告指出,蓝光可有效灭活各种病毒,例如人类α冠状病毒HCoV-229E和人类β冠状病毒HCoV OC43、phi6、慢病毒。蓝光可有效干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在Vero细胞中的复制。使用原代人类3D气管/支气管组织,一项临床研究表明,ABL在抑制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的感染和复制方面是有效的,因此有希望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系综合征冠状病毒抗原检测呈阳性的患者。
蓝光治疗癌症方面,蓝光诱导的ROS也可以损害人类细胞,包括癌症细胞。蓝光抑制了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这是由于ROS的产生和DNA损伤的积累。蓝光可以抑制PI3K/AKT通路,促进JNK和p53的表达,从而影响A549细胞的增殖。蓝光可抑制CRC细胞的迁移和EMT过程。蓝光可以通过p38 MAPK的磷酸化来抑制纤维肉瘤细胞的迁移。蓝光照射可减少巨噬细胞介导的EMT现象,从而抑制癌症细胞的转移行为。未来的研究中将对感染和癌症治疗机制的更成熟理解,模拟蓝光引发的光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以确定这些疗法的剂量反应。继续蓝光疗法的临床研究。
(备注:以上信息仅根据现场整理未经嘉宾本人确认,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