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功率半导体已成为中国大陆晶圆代工厂扩张重点

日期:2023-07-13 阅读:297
核心提示:据电子时报报道,不断增加的外部限制给中国大陆晶圆代工厂带来了短期阵痛,迫使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商加速国产化。他们的目标是打
据电子时报报道,不断增加的外部限制给中国大陆晶圆代工厂带来了短期阵痛,迫使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商加速国产化。他们的目标是打造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能力,希望在“瓶颈”领域实现国产替代,尤其是功率半导体领域,中国大陆几家主要制造商都在加紧扩产。
 
根据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最新统计,2022年至2026年间,全球晶圆厂产能将持续扩张,达到96座晶圆厂,其中约76座为12英寸晶圆厂,其余20座为8英寸晶圆厂;从分布来看,新建晶圆厂趋势仍向亚太地区倾斜,65座晶圆厂将位于亚太地区,其中26座位于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的这26家晶圆厂主要专注于扩大功率半导体和成熟的工艺产能。近期最值得关注的投资之一是三安光电与意法半导体合作投资32亿美元建设8英寸SiC(碳化硅)晶圆厂。
 
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在未来5至7年内将有约34万片晶圆产能的12英寸生产线建设项目,其中包括深圳、北京、上海等地项目。此外,中芯国际子公司还投资建设了一条12英寸特色工艺中试生产线,位列绍兴项目三期(计划于2023年竣工),该生产线主要生产IGBT、SJ等功率芯片,以及BCD等功率驱动芯片。
 
中芯国际绍兴项目总投资42亿元,目标建设一条涵盖研发和月产万片晶圆的12英寸专业化工艺中试生产线。以三期项目为基础,未来2-3年计划投资222亿元建设月产10万片晶圆的12英寸数模混合芯片制造项目。
 
华虹无锡工厂二期也于近期开始建设,该工厂投资额达67亿美元,计划新增一条12英寸专用工艺芯片生产线,月产能8.3万片晶圆。预计一期、二期建成后,该基地可达到月产能18万片晶圆。
 
华虹表示,重点关注“特色IC+功率分立器件”工艺的需求,正在对汽车级芯片、非易失性存储器(NVM)、电源管理和电源组件等工艺进行深入规划和研发,目标是继续增强其在新能源汽车(NEV)、物联网、新能源和智能终端设备方面的应用。
 
近期,正在筹备科创板IPO的华虹计划募资总额180亿元,用于投资无锡项目、8英寸晶圆厂优化升级、创新研发等,还有专业流程和流动性补充项目。
 
华虹近期获得了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资金资助,该基金将出资至多30亿元人民币,成为华虹的战略投资者。未来,当华虹完成IPO时,大基金将成为其主要股东之一。
 
根据IC Insights 2021年全球晶圆代工厂营收排名数据,华虹半导体排名第六,是中国大陆最大的以专业化工艺为主的晶圆代工厂。到2022年底,月产能达到32.4万片晶圆(相当于8英寸晶圆)。其产能位居中国大陆第二,仅次于中芯国际。
 
长期深耕MOSFET、IGBT等功率半导体的华润微电子,产能也在不断增长。华润微电子目前拥有3条6英寸和2条8英寸生产线,还拥有两条12英寸生产线,一条已投入使用,另一条正在建设中,分别是重庆12英寸晶圆制造生产线和深圳12英寸专业模拟生产线,规划月产能分别为3万台和4万台。
 
华润微电子表示,2023年,重庆12英寸生产线和先进封装测试基地的重点将是MOSFET、IGBT等功率器件,覆盖中低压到超高压,容量也在不断增加。深圳12英寸生产线预计2024年建成,计划专注于电源IC和MCU,这些重大项目都是为了满足当地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市场的需求。
 
尽管从2022年开始,半导体行业已从“供应短缺”转向“订单取消”,但在功率半导体应用领域,尤其是IGBT芯片仍然出现短缺。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大陆高端功率芯片,特别是太阳能、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仍面临供应短缺的问题。
 
据IDC报告,2022年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商排名依次为:台积电、三星、联电、格芯、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力积电、世界先进、高塔半导体、晶合集成。中国大陆晶圆代工厂积极发展成熟制程,合计市占率从7.4%升至8.2%。
 
2023年晶圆代工行业不景气,TrendForce新报告指出,受终端需求持续疲弱以及淡季效应加乘影响,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商营收季跌幅达18.6%,约273亿美元。榜单上全部厂商营收均下跌,三星跌幅最大,达36.1%。 
 
来源:爱集微
打赏
联系客服 投诉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