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成都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成都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根据《规划》瞄准三大方向 构建“15分钟充电圈”。
发展目标
到2025年成都汽车产业整体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
三大重点方向
加快电动化 主攻智能化 布局氢能化
产业空间布局
双核: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和成都高新区
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发制造主要承载地
六区:成都东部新区、锦江区、双流区、郫都区、青白江区、新津区
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地
打造中心城区“15分钟充电圈”
■新建建筑物配建停车场、新建公共停车场按照一定比例配建新能源汽车停车位
■加强居民小区、商业楼宇、行政办公、公园、产业功能区等重点区域停车场充电桩建设
打造“12公里加氢网”
■引导现有加油/气站进行改、扩建升级
■推动成渝、成德绵、成雅、成自、成南等高速沿线布局加氢站
6月25日,成都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成都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从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基础设施、要素资源四个维度出发,锚定了成都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目标。
《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成都汽车产业整体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实现汽车本地整体产量达100万辆(不含异地分、子公司产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0万辆,产量达25万辆。到2030年,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具备较强国际辐射能力。
三大重点方向 加快电动化、主攻智能化、布局氢能化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转型升级。成都如何抢抓机遇?此次印发的《规划》,明确了成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将加快电动化、主攻智能化、布局氢能化。
如何加快电动化?成都将围绕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整车等方面精准布局。《规划》显示,成都将重点研发高镍低钴正极材料、高循环寿命负极材料,带动锂电设备以及铜箔、铝箔等精密结构件发展。电池制造方面,支持企业开发超高速叠片等先进工艺,持续研发高比能锂金属电池、全固态电池等新一代动力电池产品。同时,成都还将发力电动整车。以乘用车为例,成都将重点发展纯电动、增程式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推动现有整车企业提升产品能级、导入热销车型。
自动驾驶则是成都未来重点发力主攻方向。成都采取“软硬结合”的方式推动自动驾驶发展。软件方面,成都将加强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智驾系统、标准化软件(中间件)、高精度地图、仿真测试、场景数据管理、车辆智能运营、智能车载应用软件等关键软件产品研发。硬件方面,成都将加快研制高算力、强智能车规级算力芯片,车辆微型电子机械系统(MEMS,含压力/速度/流量传感器、陀螺仪等)、低成本高性能激光雷达、4D成像毫米波雷达、高像素汽车视觉传感器、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等车辆状态、环境状态感知的智能套件。
氢能汽车也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重点发展方向。规划明确,成都将从氢燃料电池、制储运氢设备、氢燃料电池整车等维度细化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若干发展举措。从研发角度看,成都将重点发展低铂高性能膜电极、高性能低成本金属双极板、高活性催化剂等材料和部件关键技术,支持开发长寿命、高性能、低成本氢燃料电池电堆。
产业多点布局 构建“15分钟充电圈”“12公里加氢网”
《规划》明确了成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提出,成都将构建“双核六区多点”产业空间布局。
《规划》显示,“双核”即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和成都高新区,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发制造主要承载地。“六区”则涵盖成都东部新区、锦江区、双流区、郫都区、青白江区、新津区,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地。
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离不开良好的基础配套。为此,成都将打造商业化市场体系。在基础提升方面,成都将构建“15分钟充电圈”“12公里加氢网”。
《规划》指出,成都将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和充电桩建设,打造中心城区“15分钟充电圈”,新建建筑物配建停车场、新建公共停车场按照一定比例配建新能源汽车停车位,加强居民小区、商业楼宇、行政办公、公园、产业功能区等重点区域停车场充电桩建设,规划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均衡、智能高效、安全运行的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打造“12公里加氢网”,成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氢站建设,探索“氢—油—气”综合能源站、“站内制氢—储氢—加氢”一体化示范站建设新模式,适当加密示范区加氢站布局,初步建成全市加氢站服务保障体系。引导现有加油/气站进行改、扩建升级,推动成渝、成德绵、成雅、成自、成南等高速沿线布局加氢站,2025年累计建成(含改/扩建)加氢站40座。
此外,成都还将开展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焕新行动”、开展新能源汽车招大育强“提能行动”、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链主聚集“跨越行动”。通过一系列举措,到2025年,实现汽车本地整体产量达100万辆(不含异地分、子公司产量)。实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0万辆,产量达25万辆。实现智能网联汽车L2级及以上新车装载率超70%等相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