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3日报道,欧盟推出半导体投资优惠政策,德国大型半导体企业英飞凌2日着手在德累斯顿建设新工厂。欧盟将根据4月达成临时协议的《欧洲芯片法案》,提供相当于投资额两成的补贴。欧盟从经济安全角度出发,旨在扩大半导体生产,但成本升高等是负面因素。
报道称,德国英飞凌科技公司2日举行新厂动工仪式。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德国总理朔尔茨等人出席仪式。国家和机构首脑出席一家企业举行的仪式实属少见,由此不难看出新工厂被寄予厚望。
冯德莱恩表示:“英飞凌新厂动工是非常可喜的消息。欧洲需要更多这样的半导体工厂,我们将提供支持。”朔尔茨也欢迎道:“德国将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半导体基地之一。”
英飞凌计划生产用于电动汽车发动机控制装置等的功率半导体。目标是工厂自2026年秋启动运转。投资额为50亿欧元,是该公司最大的一笔投资。
据报道,欧盟将提供10亿欧元补贴,相当于投资额的两成。《欧洲芯片法案》计划在2030年前投入430亿欧元,其中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工厂建设。预测到《欧洲芯片法案》的成立,德国政府在2月批准了英飞凌的建厂计划。
报道认为,欧盟热烈支持半导体企业的背后,是其焦虑情绪。
美国2022年8月出台补贴制度,对半导体生产和研发提供总额达527亿美元的公共援助。世界最大的半导体代加工商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决定共投入400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建设新工厂。这是海外企业对美投资中最大的一笔。
而欧盟半导体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德国汽车工业协会1月公布的估算数据显示,如果不妥善采取措施,到2026年全球汽车产量将减少20%。这是因为,随着电动汽车普及,汽车产业对半导体的需求到2030年将扩大至3倍,而生产跟不上。
文章指出,欧盟希望通过《欧洲芯片法案》,以支持英飞凌为契机,推动半导体企业投资。其目标是,将半导体产量所占世界份额由现在的9%提高至2030年的20%,扩大区域内采购量。
不过,也有人质疑《欧洲芯片法案》的效果。预算为430亿欧元,但来自欧盟预算的拨款仅为33亿欧元,剩余九成以上要靠各国政府预算和民间资金填充。
美国提供的补贴占企业投资额的40%,而欧盟仅为20%。鉴于美国、中国和韩国的公共援助现状,德国电子和数字产业协会指出“要达成占20%世界份额的目标,需要数千亿欧元的援助”,主张有必要扩充预算。
投资环境的恶化也投下阴影。受俄乌战事影响,俄产化石燃料供应中断,其结果是,德国电费上涨至美国的近3倍。对于耗电量大的半导体企业而言,电费上涨成为重大风险因素。
据报道,美国英特尔公司2022年3月宣布投入170亿欧元,在德国东部地区新建半导体工厂。德国政府起初承诺提供68亿欧元补贴,但之后由于电费上涨等,计划被打乱。英特尔要求德国政府追加提供32亿欧元的补贴,谈判进展缓慢。台积电的德累斯顿建厂计划在2022年传出,但至今仍未达成正式协议。
报道称,决策迟缓也是瓶颈。美国仅通过国会批准就可以决定补贴发放,而在欧盟需要获得成员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