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杰新任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CEO 自研引领国产汽车芯片突围

日期:2022-01-18 来源:证券时报网阅读:614
核心提示:2021年,一场缺芯潮席卷全球,汽车产业成为重灾区,特别是车规级MCU一芯难求,多家主流车企陷入停产或者减产困境,小鹏、理想甚
 2021年,一场“缺芯潮”席卷全球,汽车产业成为重灾区,特别是车规级MCU“一芯难求”,多家主流车企陷入停产或者减产困境,小鹏、理想甚至启动无“芯”交付。危机来临,人们才发现,原来汽车上竟然要用这么多芯片,原来汽车芯片供应链竟然如此脆弱。
 
在需求迫切的情况下,本土汽车芯片厂商已然迎来了厚积薄发的时代。由于汽车芯片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全球市场基本由起步较早的海外厂商垄断,一直以来国内厂商基本没什么存在感。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有十年历史的专注于汽车电子芯片的设计公司,四维图新(002405)(002405.SZ)旗下杰发科技在这场“芯片荒”中迎来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杰发科技(英文名:AutoChips)新任CEO梁永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产芯片厂商的研发设计能力并不弱,缺少的是迭代的机会。实际上,在某些细分领域我们已经具备了在性能和技术上与国际大厂同台较量的能力。
 
梁永杰新任杰发科技CEO,彰显未来发展信心
 
在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梁永杰走马上任,从四维图新总部调任至杰发科技。据了解,梁永杰在汽车行业浸润十余年,先后从事乘用车市场、政企市场、商用车市场的相关业务,有着出色的管理实践和市场拓展经验。
 
对于严重依赖进口的芯片行业而言,这种开辟国产芯片市场的能力显得尤其可贵。此次任命充分展示了四维图新对芯片事业的高度重视。
 
梁永杰对杰发科技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芯片是一个边际效应非常大的行业。杰发科技长期专注于技术研发,有着丰富的技术储备和产品线,但是没有足够重视市场推广,现在是用中国芯打开市场、释放业绩的时候了”。
 
四维图新与杰发科技结缘于五年前。杰发科技前身为联发科汽车电子事业部,总部设在合肥,专注于汽车电子芯片及相关系统的研发与设计,在国内车载导航芯片后装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与四维图新前装市场业务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赋能智慧出行,助力美好生活”是四维图新长久以来的目标。在洞察到汽车行业即将迎来重大变革之后,四维图新从2014年起依托自身的资源技术优势,开始了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2017年更是正式明确“智能汽车大脑”顶层战略,全面开启了面向智能汽车领域和未来智慧出行领域的转型之路。
 
收购杰发科技是四维图新完善智能汽车生态闭环的重要举措。2017年,四维图新以38.75亿元收购杰发科技100%股权,进入车规级汽车电子芯片领域。结合自身发展投入以及对其他产业链核心企业的并购整合,四维图新在车联网领域实现了从传统地图到动态内容、云端平台服务、车载手机应用、车载操作系统、混合导航以及手机车机互联方案的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布局。
 
自主研发,引领国产汽车芯片突围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今天,芯片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其对车企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芯片的等级划分中,车规级芯片对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严格,技术壁垒远高于工业和消费级,从设计研发、芯片量产、导入汽车客户,到真正上车量产等的积累非一日之功。
 
联发科位列全球IC设计第一梯队,实力强劲。在股权变更的过程中,杰发科技承袭了其原有的专利技术和研发人才。梁永杰介绍到,杰发科技被收购以后,来自联发科的骨干人员和研发团队时至今日依然是公司研发的支柱性力量。IC行业是一个人才、技术、资金高度密集的行业,杰发科技有着天然的竞争优势,近几年成绩显着。
 
研发方面,除原联发科成员外,公司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不断扩充人才队伍,形成了由国内外汽车电子芯片设计行业资深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研发人员有300多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超过90%。汽车电子芯片研发周期长,设计门槛高,资金投入大,归功于团队对汽车电子领域的专注及长期投入,杰发科技掌握了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现有国内外发明专利100多项。
 
产品方面,杰发科技好消息不断。2018年底AutoChips量产国内首颗符合国际标准AEC-Q100的32位车规级MCU芯片――AC7811,让中国在车规级MCU技术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并且该产品实现了在ABS防抱死刹车系统、BMS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等汽车核心应用上的前装量产出货,客户反馈良好,供不应求;公司于2020年初量产了覆盖不同等级车身控制应用的第二代MCU产品,且迅速向前装应用不断拓展。2019年,AutoChips自主设计首颗车规级TPMS全功能单芯片解决方案量产上市。2020年,经过近4年时间的研发,新一代车规级高性能智能座舱芯片――AC8015获多家系统商新平台定点。诸如此类的产品还有很多。
 
至此,AutoChips形成了汽车应用处理器、音频功率放大器、车规级微处理器、胎压检测系统芯片等四大产品体系,并同宝马、丰田、福特、大众、上汽、一汽、长安等国内外车企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杰发科技的芯片产品已覆盖全球500多款车型,累计出货量超7000万套;车规级MCU和胎压监测芯片均实现数百万级出货,逐步打破国际大厂的垄断。
 
凭借高品质、高可靠性、功能安全的芯片产品,杰发科技获得国内外汽车前装和后装市场的普遍认可。2021年,AutoChips荣誉等身,二代车规级MCU-AC7801x获评第三届硬核中国芯“2021年度最佳MCU芯片”,车规32位MCU产品AC7811荣获2020年度汽车电子科学技术奖“卓越创新产品奖”、“最具投资价值奖”,智能座舱芯片AC8015获佐思年度金智奖,等等。
 
与此同时,杰发科技储备了丰富的研发管线,多产品即将商业化,第二代胎压监测系统芯片、国内首颗符合功能安全Asil-B等级的MCU以及高级智能座舱系统芯片等新产品陆续投入市场,继续为国内汽车电子产业输入强动能。
 
当今汽车市场已经走到一个全新的十字路口,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交互等底层技术的发展,汽车的产品定位开始发生变化,逐渐由交通工具向智能终端演变,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必然是属于智能汽车的时代。
 
芯片是汽车智能化的核心,也是智能汽车的“大脑”。在智能电动汽车市场迅速崛起的带动下,汽车芯片市场正成为最具潜力的芯片应用市场之一。以当前需求最旺盛的MCU芯片为例,IC Insights预测,2021年全球汽车MCU销量将猛增23%,达到76亿美元的历史新高,预计32位将占其中的77%。
 
然而,目前全球车规级MCU市场仍然是瑞萨、恩智浦、德州仪器、英飞凌、赛普拉斯、意法半导体等国外半导体厂商的天下,这些巨头占据了全球95%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国内仅有以杰发科技为代表的少数企业实现了车规级MCU产品量产,但主要以中低端市场为主。中国制造仍然处于奋力追赶的阶段。
 
梁永杰认为,目前国产芯片厂商面临前有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是智能汽车大势所趋。2020年L2/L3级智能汽车渗透率仅为15%左右,根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数据,至2025年,L2/L3级智能汽车销量占比将超过50%。
 
二是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将带动MCU用量大幅增加。传统燃油车的MCU用量在50颗左右,随着汽车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提升,单车MCU使用量必将达到上百颗。
 
三是性能、集成度提升和供应链价格的传导将带来半导体单价上涨。同时,据介绍,杰发科技在本次缺芯潮期间并未进行大幅涨价,有较大的调价空间。
 
四是汽车MCU严重短缺,国内企业有望抓住国产替代窗口实现崛起。曾经有本土知名的Tier1从事整车控制器VCU的研发,但是后来放弃了,为什么呢?核心原因是,成本拼不过国际Tier1巨头,而这里最核心的成本就是MCU的价格太高,VCU所用的功能安全Asil-D等级MCU,目前全部由跨国芯片公司提供,而国内Tier1采购的价格能超过国际Tier1一倍以上。因此在汽车主机厂因缺芯面临减产的压力下,国内企业正迎来导入大客户供应链的窗口,杰发科技正在把握机会与优质主机厂合作。在谈到未来的战略布局时,梁永杰表示,目前杰发科技的汽车芯片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未来一年订单也十分饱满,所以当务之急是提升产能。作为一家IC设计公司,杰发科技的出货量严重受限于晶圆厂的产能配置,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寻找更多的代工厂进行合作。此外,公司将不断扩充产品品类,向高端化市场进发,对标国际大厂,努力成为一家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电子芯片厂商,为保供汽车供应链安全发挥作用。
打赏
联系客服 投诉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