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信息革命、新能源革命的核心,半导体行业已经形成了密集投资。此外,有数据显示,中国IC芯片整体自给率当前仅15%左右,部分高端细分市场自给率更是不足5%,“国产替代” 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市场普遍看好硬科技赛道的长期产业趋势,不过硬科技主题下细分领域繁多,站在当前时间点看,明年有哪些方向具有投资机会?
展望2022年,金信基金孔学兵认为,“硬核科技”的投资可能依然围绕三条行业线索,一是双碳相关的光伏、风能、绿电、循环经济、电动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等;二是车载方向的第三代半导体;三是军工装备的信息化和高端化。
孔学兵还提到,半导体领域是硬核科技不可或缺重要力量,叠加了智能化时代的需求景气和国产化替代的成长空间,其中蕴含丰富的长期投资机遇。功率半导体是未来3年最值得投资的赛道之一,不但能享受到半导体行业4-5年周期景气向上的增长红利,更有望迎来物联网时代对产品的爆发式增量需求,市场规模未来有望快速突破千亿美元,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以下为访谈全文:
基金佳问:整体而言,今年科技板块表现比较震荡,投资主线也在变化,请您分析目前科技板块及相关子行业的行情。
孔学兵:以新能源、半导体、军工、专精特新等为代表的硬核科技(高端制造)方向,是不可逆的时代趋势,但落实到投资实践,微观层面的公司选择,将在交易拥挤中越来越凸显阿尔法重要性,选对赛道不一定赢,选错公司可能会输。
产业趋势上,新能源车有望从电动化造车环节逐步走向智能化用车环节,未来的市场格局可能是从走向α;支撑费城半导体指数再创历史新高的,是智能化时代对半导体的旺盛需求,映射到A股市场,板块不温不火的背后,是资金对待半导体“周期性”和“成长性”的分歧,分歧产生预期差,预期差创造投资机遇;军工板块方面,军工装备的高端化、智能化是时代趋势,其中蕴含丰富的投资机遇。
基金佳问:12月以来,半导体、锂电等高景气赛道开始震荡下滑,原因何在?目前这些板块估值处于什么水平?
孔学兵:存量博弈格局下,今年表现相对出彩的“双碳”、“硬核科技”、军工等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我们认为,市场短期风格的扰动更多属于风格收敛下的均值回归,是某种意义上的“共同富裕”,更长周期维度内的风格转换缺乏宏观层面和中观景气的强劲支撑。市场在经历短期风格扰动后,预计对长周期景气资产的追逐依然是主旋律,建议年底重点布局经调整之后更具性价比的新时代核心资产。
基金佳问:在缺芯大潮下,众多国外半导体龙头选择了优先支持本国厂商,倒逼国内电子终端厂转向国产芯片设计公司,同时本土晶圆厂也积极配合设备材料公司,目前来看,半导体国产化替代处于什么阶段?您怎么看待明年全球半导体供需格局?
孔学兵:半导体的缺芯只是一个短期逻辑,长期可持续的逻辑是国产替代。缺芯造成的供应链扰动,可以通过产能的调配,以及晶圆厂的资本开支扩张来解决,拉长看,Fabless依然是主流,产能供给理论上是无限的,下游相关应用场景的需求端变化才是不确定性。更长时间维度看,芯片板块投资更应“弱化周期、强化成长”,重视国产替代所提供的成长性逻辑,重点关注优秀科技领军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整合各方资源,加大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攻关,以重点环节的技术突破来打破外部技术封锁,实现供应链的自主安全可控。
基金佳问:有观点认为,国内半导体行业易受国际政治环境和市场情绪影响,虽然有政策支持,但半导体需要高投入且周期长,目前发展还不成熟,中短期内未必会有业绩回报,您如何看待?在半导体行业长期的发展中,如何把握投资策略?
孔学兵:科技行业的投资从来就不是坦途,道阻且长,但前景非常光明。
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低增速、高质量阶段,人口红利和资本要素弱化,科技创新贡献度则不断提升。科技产业有一定的研究壁垒和门槛,行业变化较快,外部扰动因素较多,需要在深刻理解产业趋势和公司成长曲线的基础上,把握主要矛盾,过滤市场噪音,积极参与到公司成长最具投资魅力的阶段。科技研究充满挑战,需要我们对技术更迭和产业变迁的规律,有相对前瞻的理解和预判,同时对产业链的边际变化要有紧密跟踪,能够识别出重大变化和短期扰动。
科技股的投资研究需要深刻理解时代变迁对市场的重大影响,没有核心资产的时代,只有时代的核心资产。资本市场是反映时代变迁的场所,市值结构的变化、公司股价的涨跌反映的是时代浪潮中,中观行业和微观个体把握机遇或规避风险的能力。我的理解中,当前的科技类似20年前的地产,10年前的消费,在十年以上的长周期里,最能够代表中国股市的结构性变化趋势的,或许就是以高端制造为核心的硬核科技。
作为硬核科技不可或缺重要力量的半导体领域,叠加了智能化时代的需求景气和国产化替代的成长空间,其中蕴含丰富的长期投资机遇,这一点的是不言自明的,但对应到不同市场阶段,投资的侧重点可能也有变化。
基金佳问:最近功率半导体市场表现引人注目,您认为该行业目前处于什么阶段,成长性如何?
孔学兵:功率半导体是未来3年最值得投资的赛道之一。功率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同属于半导体行业,而功率半导体不依赖于先进制程,对先进高端设备要求不高,但对特色工艺要求较高,对产业链配套要求更高。中国功率半导体行业较全球先进水平差距较小,具备应用场景丰富、产业链配套完善、工程师红利等全球比较优势。以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为例,新能源汽车对功率半导体的需求量相较于传统燃油车平均增长5-10倍以上。根据英飞凌的测算,功率半导体在传统燃油车上的单车价值量仅为71美元,但到了新能源汽车上,则一举提升至平均350美元。未来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半自动驾驶、全自动驾驶等逐步推进与普及,电控环节的单车使用量预计仍将成倍提升。功率半导体领域不但能享受到半导体行业4-5年周期景气向上的增长红利,更有望迎来物联网时代对产品的爆发式增量需求,市场规模未来有望快速突破千亿美元,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基金佳问:中汽协数据显示,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5万辆,同比增长1.2倍,1~11月累计销售299万辆,同比增长1.7倍。新能源车销量爆发式增长时,资本市场并没有走出行情。11月,A股有半数汽车上市公司股价下跌,此前股价高涨的新能源产业链个股也出现分化,您认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孔学兵:过去两年来,电动车成为全市场最热板块,累计涨幅最大,行业估值处于历史性高位,交易最为拥挤,这些都给板块近期快速调整埋下隐患。从产业发展规律看,随着电动化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和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造车环节的炒作已较为充分,产业链中部分质地一般甚至较差公司,短时期内累计了巨大涨幅,估值趋于泡沫化,而产能的急剧扩张,可能导致未来1-2年竞争格局趋于恶化,部分公司的业绩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事实上,自7月份以来,我们对汽车电动化环节中部分竞争壁垒不高的公司,股价展望一直持谨慎态度。
对于新能源车行业,我们坚持“电动化只是基础,智能化才是星辰大海”的判断。未来,那些真正能够帮助车企做好智能化水平提升,给用户以更好用车体验的技术型公司,将有机会分享到新能源车时代浪潮中最大红利。我们相信,从“电动化”到“智能化”,从“造车环节”到“用车环节”,新能源车产业链投资,简单粗放时代可能已经过去,但精细化、可持续投资时代或许才刚刚开启。
基金佳问:今年10月以来,资本市场掀起一阵炒作“元宇宙”的热潮,元宇宙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智能硬件、软件平台以及内容服务四个部分,目前在智能硬件领域,国内和国际巨头的差距最小,您认为硬件设备类企业明年的投资机会如何?
孔学兵:元宇宙在技术方面最关键的人机交互,需要同时做到以下三点,才能形成沉浸式、无缝连接的体验:
第一是较高的分辨率、刷新率,大的视场角,低的延时,这就要求很高的运算渲染能力、数据通信能力;
第二是跟现实世界的交互能力,能够捕捉和理解眼球、动作、语言等,这需要传感器和AI;
第三,还需要移动性和便利性,这就要求设备在具备高性能的同时还要做到低功耗,以及随时随地的无线网络来保障高速率的连接。
人机交互领域的投资机会包括芯片、光学、通信等领域。具体来说,芯片领域,比较好理解,我们关注具备高性能算力和连接,低功耗的SoC或GPU/NPU设计公司,对标的是高通和联发科,以及英伟达这样的国际巨头;光学领域,由于VR/AR未来需要做得很轻薄,需要用到新的光学和显示系统,我们关注能够制造高端镜头、光波导等光学器件的公司,包括制造VR/AR等整机设备或零部件的公司。
基金佳问:展望2022年,您预计科技板块行情会如何演绎,您看好哪些细分行业?
孔学兵:2022年A股市场“硬核科技”的投资可能依然围绕三条行业线索,一是双碳相关的光伏、风能、绿电、循环经济、电动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等;二是车载方向的第三代半导体;三是军工装备的信息化和高端化。
科技投资要有时代感,科技生而变化,生而创新,要前瞻研究技术的迭代和产业的变迁,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功率半导体器件从MOSFET到IGBT到SiC的技术迭代路径。SiC作为新型碳基材料,其耐高温高压高频的特性,相比以往的硅基材料有更多新的应用场景,因此在新能源车、光伏等应用场景上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环节挖掘已经比较充分,而智能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坡厚雪,将会不断创造新的投资机会。商业的本质就是产品力的比拼,性价比高、用户体验好是竞争力的关键。目前新能源汽车还是增量蓝海市场,竞争格局并未固化,头部玩家的领先优势也并不特别显着,对这类快速发展的行业,需要保持紧密的跟踪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