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将构建特色创新产业集群。实施重点产业链“125”突破行动,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规模超万亿,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人工智能两大产业规模突破五千亿,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等五大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列,加快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大力培育未来网络、区块链、航空航天设备、新金融、量子信息、低空经济、安全应急等一批未来产业,形成新兴产业梯队和增长点。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据价值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布局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华东区域数据中心和超级中试中心。建设国家级智能制造研究院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上云”和标杆工厂建设,完善“研发+生产+供应链”的数字化产业生态,创建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数字经济名城。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落实自主可控、安全高效要求,深入实施“链长制”,持续推进重点产业强链补链稳链,促进产业链配套区域化、供应链多元化,提升稳定性和竞争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滚动实施“揭榜挂帅”攻关计划,突破一批重点产业链“卡脖子”技术,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形成一批国产替代的引领性原创成果,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自主率显著提升。
南京还将推动江北新区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高质量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主城,大力发展“研创型”产业,确保“三区一平台”建设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推进“121”创新社区等平台建设,推动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等成为开放合作创新范例,初步建成全省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加快建设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两大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标产业,打造信创产业高地,全力推进扬子江新金融中心建设。